当前位置:城市学院
城院学子十四年治沙路:微小行动汇聚绿色力量 腾格里沙漠添新绿
作者:学生事务中心 来源:城市学院 时间:2025-05-13 浏览:
从一人播撒绿意到万人共筑绿洲,温州商学院城市学院学生杨雨凡用 14 年时光书写了一段治沙传奇。4 月,他登上浙江卫视《第一视点》栏目,讲述从校园公益到沙漠守护的坚持;5 月 12 日,该校 “植此青绿” 公益行动再掀热潮,通过 “绿洲养成计划” 宣讲会号召更多青年加入治沙行列,让腾格里沙漠的 “绿色版图” 持续扩展。
初遇生态危机:一棵梭梭树的 “十年之约”
2012 年,杨雨凡通过杭州日报 “拯救民勤,传递绿色” 活动首次了解西北荒漠化现状。当得知 “一株梭梭树可固定 10 平方米沙地” 时,这个数据成为他心中的 “绿色种子”。在学校支持下,他带领同学筹集善款 15330 元,将 420 棵梭梭幼苗送往甘肃民勤。历经 14 年生长,这些曾经的 “沙漠新芽” 已形成 4200 平方米的防风固沙屏障,成为抵御腾格里沙漠风沙的 “生态卫士”。
从 “单人坚守” 到 “万人接力”:校园公益生根发芽
作为 “绿洲养成计划” 联合发起人,杨雨凡将治沙故事带入校园。在 5 月 12 日的公益宣讲会上,大屏幕播放的对比画面震撼全场:左侧是 2012 年民勤黄沙漫天的荒芜景象,右侧是 2025 年梭梭成林、植被繁茂的绿洲图景。“民勤不能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个体行动能汇聚成改变沙漠的力量。” 参与捐款的吴同学的发言,道出了青年学子的共同心声。

在他的带动下,“植此青绿” 行动从校园走向社会,越来越多学生通过筹款、科普宣传等方式参与民勤治沙。温州商学院辅导员张子涵表示,活动旨在践行 “善行天下,爱满校园” 的理念,希望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担当,“共筑一片‘温商林’,让绿色公益成为青春底色”。
沙漠重生进行时:微小行动诠释生态担当
从第一棵梭梭树到成片绿洲,杨雨凡的治沙之路见证了 “微小行动 + 众人之力” 的生态奇迹。数据显示,该校累计支持种植的梭梭树已在腾格里沙漠构建起超万平方米的防护带,有效遏制沙地扩张。正如浙江卫视报道中所言,这场跨越千里的 “绿色接力”,不仅是对荒漠化的宣战,更是青年一代用行动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生动注脚。
目前,“绿洲养成计划” 已纳入温州商学院实践育人体系,未来将通过校企合作、社区联动等方式扩大影响力。正如杨雨凡在宣讲会末尾所说:“每一棵梭梭树都是希望的起点,当千万棵树扎根沙漠,荒芜终将变成绿洲。” 随着更多 “治沙青年” 的加入,腾格里沙漠的绿色梦想正逐步照进现实。